2008 年了,jitter 還是一個謎
大家常說的 jitter 到底是什麼?請看這篇圖解說
viewtopic.php?f=10&t=41595&p=501257#p501257所以 APE 或 WAV 檔是不存在所謂的 jitter 的。
把 APE 或 WAV 的檔案拿來分析,檔案的內容,除了檔頭記錄的一些格式的資訊,
後面就是音訊的資料內容。
而時間軸的資訊--時鐘,是不存在在記錄的檔案裡面的,
只有檔頭標示這個音訊是 44.1KHz,每秒 44100 個 sample 給解碼器和 DAC 看,就這樣,
其他就沒有任何時鐘的資訊在裡面,事實上時鐘的資訊也是無法靜態的儲存起來的。
所以轉成任何格式,都不會影響 jitter--時間軸上的抖動,
因為這個資訊根本不存在在"靜態的"音訊資料檔案裡面。
那什麼時候會發生 jitter 呢?當 DAC 開始把數位的資料,轉成類比的電流輸出的時候,
這個時候 DAC 會按照一定的時鐘來工作,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才會發生 jitter 的影響。
而 DAC 的時鐘,是從音效裝置上的石英震盪器所產生的,不是從檔案來的。
所以不管你是播放 APE,或者 WAV,經過解碼器解碼以後,送到 DAC 上的,
都是一模一樣的數位資料,DAC 根本不知道你這個資料的前身是 APE 還是 WAV,
他不管這個,他只知他現在收到的,就是一模一樣的數位資料,
然後他用他自己的時鐘,音效裝置上的震盪器所產生的時鐘,
來作這個數位類比轉換的工作。
所以會影響的 jitter 的,是會影響到音效裝置上的震盪器,時鐘產生器的變數,
才會影響 jitter。
也許可以這樣假設,可能播放 APE 的時候,CPU 的負載不一樣,消耗的瓦數不一樣,
改變整體電源供應的狀態,進而影響音效裝置上的時鐘產生器,所以會發生 jitter 的變化。
不過以現在的 CPU 運算能力,和消耗的瓦數,到底會有多少影響,實在是很微妙
不過即使如此,這也和 APE 或者 WAV 本身的格式無關,
不是因為 APE 的格式有儲存 jitter,所以會改變 jitter,
而是 DAC 工作的時候,本身就存在 jitter 的問題,
事實上即使是播放 WAV,jitter 一樣存在,不管任何負載狀態,
時鐘都不會絕對精確,播放 WAV 的時候時鐘一樣是不準的,
jitter 是無所不在,無法擺脫的。
如果擔心即時解碼 APE->WAV 播放會影響 jitter 的話,其實可以事先把 APE 還原為 WAV,
再播放 WAV,這個解碼後的 WAV 跟原始的 WAV 是一模一樣的,
不會有 APE 還原後的 WAV 有音質損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