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 寫:自己覺得,心理的影響太大。也因為聽覺記憶力有限,相對錯覺可能性也越高。
心理作用 +1
TMNEXT 寫:SSRC 的原作者 Shibata 倒是沒有建議該如何使用,
將 SSRC 移植到 foobar2000 的 peter 則是非常標準的工程師,
所以他不建議你多做無謂的升頻,因為以訊號的觀點來說,
升頻這個動作是有損失的。
peter 是非常理性思考的人,所以後來 PPHS 在測試上大致都能到達 SSRC 的水準,
速度又更快,peter 就把 SSRC 整個從 foobar2000 拿掉了,
現在的 SSRC 是日本人繼續撰寫的。
我一直覺得有趣的是,在電腦上聽音樂的 audiophile 大部分用 foobar2000,
有一種說法認為 foobar2000 的音質較好,
但是寫這個軟體的 peter 則壓根底不相信有這種事,
這樣跟他說他還會嗤之以鼻
這是不是這個世界上很荒謬的一件事
A technique known as oversampling is commonly used in audio conversion, especially audio output. The idea is to use a higher intermediate digital sample rate, so that a nearly-ideal digital filter can sharply cut off aliasing near the original low Nyquist frequency, while a much simpler analog filter can stop frequencies above the new higher Nyquist frequency.
The purpose of oversampling is to relax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anti-aliasing filter, or to further reduce the aliasing. Since the final anti-aliasing filter is analog, oversampling allows for the filter to be cheaper because the requirements are not as stringent, and also allows the anti-aliasing filter to have a smoother frequency response, and thus a less complex phase response.
weiliya 寫:升頻這個動作獨立來看是對訊號有損失是沒錯,
但對整個系統來說卻不見得,
有興趣翻翻一些大學或研究所DSP的用書,
他會告訴你為何一些dac要做升頻的動作,
oversampling filter => 中間處理 => analog filter,
oversampling filter可以讓後來的analog filter好做很多,
我們設計的是一個系統,元件之間不一定是互相獨立的,
比較的結果變成了oversampling filter + analog filter(升頻訊號) vs analog filter (原訊號)
工程很多時候本來就是在很多因素中作Trade off
升頻不是只為了得到聲音效果的變化
TMNEXT 寫:weiliya 寫:升頻這個動作獨立來看是對訊號有損失是沒錯,
但對整個系統來說卻不見得,
有興趣翻翻一些大學或研究所DSP的用書,
他會告訴你為何一些dac要做升頻的動作,
oversampling filter => 中間處理 => analog filter,
oversampling filter可以讓後來的analog filter好做很多,
我們設計的是一個系統,元件之間不一定是互相獨立的,
比較的結果變成了oversampling filter + analog filter(升頻訊號) vs analog filter (原訊號)
工程很多時候本來就是在很多因素中作Trade off
升頻不是只為了得到聲音效果的變化
我想 peter 的意思是軟體即時的 SRC 品質很難做得非常好,
所以他的想法是播放軟體越少處理越好,
保持原封不動的訊號交給後端的 DAC 去處理就好。
就像他本來根本沒有做軟體的音量控制,
只有很難操作調整的 pre-amp 設定,
後來因為太多使用者抱怨,
他才在 DSP 裡面加入音量控制這個「效果」,
從這個地方我們大概就可以了解 peter 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了
不過 SSRC 的運算品質我覺得已經相當好了,現在電腦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
不一定軟體運算的品質就不好,所以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一些觀念可能也要跟著修正。
另一個可能我前面說得不太清楚有點誤會,
我說像 DAC64 或者一些 CDP 使用升頻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聲音變化效果,
這裡不是指 DAC 內部所使用的 oversampling 填 0 的升頻,
DAC 內部的升頻是因為升頻後鏡像可以移到更高頻的位置,
使得類比低通濾波的設計可以比較溫和,
不會有嚴重的 phase distortion 等等的缺陷。
而至於 DAC64 或者 CDP 升頻的作法,那真的是另用 DSP 來做 upsampling 的計算,
不是填 0 這樣簡單的處理。
這些硬體無視 DAC 晶片內部自己的 oversampling,
另外用 DSP 做升頻,就像我們另外用電腦軟體做升頻一樣,
這個作法會帶來一部份調音的效果,我想這也是廠商的目的之一。
譬如說像 DENON 的 Advanced AL24 processing,
它的升頻到 24bit/192KHz 之後,聲音會產生特殊的變化,
我們將它輸出的訊號頻譜錄下來,會發現它的訊號已經超過 CD 22KHz 的界線,
而且多出來的訊號看起來並不是雜訊,而是樂音的倍音
下圖是 SACD 層的輸出訊號,由於原始母帶只有 44.1KHz,
所以我們看到 SACD 的頻譜訊號也沒有超過 22KHz,
高頻隆起的雜訊是 SACD 的 1-bit noise shaper 推上去的雜訊
lovesho19 寫:問一下上面是SACD的中DSD訊號嗎?? 還是單指SACD中CD層的訊息??
TMNEXT 寫:lovesho19 寫:問一下上面是SACD的中DSD訊號嗎?? 還是單指SACD中CD層的訊息??
是 DSD 層的訊號,因為母帶也只有 44.1KHz,所以沒有 22KHz 以上的高頻,
高頻隆起的雜訊是 DSD 使用的 noise shaping 的雜訊,這是最明顯的 SACD 的特徵。
以在音樂討論區前提過 DSD128/DSD64/DXD 的錄音差異,
最大的特徵就是高頻雜訊的位置和雜訊量的多寡,
例如下圖用 Korg MR-1000 錄音的比較圖
DSD128=5.6MHz, DSD64=2.8MHz,MR-1000 沒有 DXD 的錄音能力
頻寬
Noise Shaping
THD
所以大家也可以自己測一下買回來的 SACD 到底母帶有沒有用 DSD 錄音
TMNEXT 寫:lovesho19 寫:問一下上面是SACD的中DSD訊號嗎?? 還是單指SACD中CD層的訊息??
是 DSD 層的訊號,因為母帶也只有 44.1KHz,所以沒有 22KHz 以上的高頻,
高頻隆起的雜訊是 DSD 使用的 noise shaping 的雜訊,這是最明顯的 SACD 的特徵。
以前在音樂討論區提過 DSD128/DSD64/DXD 的錄音差異,
最大的特徵就是高頻雜訊的位置和雜訊量的多寡,
例如下圖用 Korg MR-1000 錄音的比較圖
DSD128=5.6MHz, DSD64=2.8MHz,MR-1000 沒有 DXD 的錄音能力
頻寬
Noise Shaping
THD
所以大家也可以自己測一下買回來的 SACD 到底母帶有沒有用 DSD 錄音
TMNEXT 寫:lovesho19 寫:@_@ 喔 要用什麼軟體測呢?? 可是放入PC光碟機中抓到的是SACD層資訊還是CD層??
用錄音軟體把 SACDP 輸出的類比訊號錄下來,再用分析軟體分析就可以了。
目前好像沒有 SACD 的 PC 光碟機,所以一般 PC 光碟機看到的都是 CD 層。
上面那個圖是朋友的,SACD 是哪一片我忘了,不過雖然頻譜長這樣,但是聽起來很好聽喔
Mira 寫:自己不甚了解 weiliya 所提到的部分知識。以一些觀點來推論。
不談系統本身。音效卡能正確輸出訊號,使用 SSRC 無疑是會增加失真、諧波失真的。雖然部份失真在人耳聽覺以外的高頻地帶,但這些失真能量會波及聽覺以內的頻率,而且會加入本來沒有的極高頻噪音、雜訊。
做 oversampling 就是為了把噪音、雜訊集中在人耳聽不到範圍裡,藉以把人耳聽到的部分的音質提升,軟體升頻製造噪音、失真,再藉由硬體來消除,訊號還原上,不是多此一舉嗎?
真要這麼做的話(調音),用 EQ 或許更實際?
而 9632 那篇文章,自己看了一下,覺得整篇文下來心理成分太重了。看了文章,別人說很好,心理上受到「暗示」,難免會產生心理作用。聽充其量只可以反映個人喜好,個人喜好的東西不適宜用來建議他人,除非能讓別人聽過,而且是在嚴謹的情況下進行。而看文章的人,也應該評估自己的環境,是否真的適合用那些設定,而不是一昧套用→確定,然後以訛傳訛。
weiliya 寫:TMNEXT 寫:所以大家也可以自己測一下買回來的 SACD 到底母帶有沒有用 DSD 錄音
在我的認知上,
母帶有沒有用DSD跟noise shaping沒有必然關係,
noise shaping是電路造成的,delta sigma的電路有這種特性,
那回溯電路的Z轉換的頻率響應就是如此,
主要是你的sacd如果存的是dsd就會這樣,
所以如果母帶是24/96經過處理存成dsd也會這樣
261455 寫:硬體:
當然一定要設定send card out
ASIO 最佳化 2ms 會爆音是正常的!!
進入"工作管理員" 處理程序 找到foobar2000.exe
用右鍵將foobar2000.exe 的cpu優先順序調到"及時"
可大幅提高ASIO延遲極限 在ASIO設定頁中按EDIT按CONFIG可選擇ASIO延遲時間
我的系統可以到4ms不爆音 3ms切換程式會爆一下 2ms幾乎不會爆
我是用老P4更快的電腦應該可以更短
output buffer 調到最小 100ms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4 位訪客